![]() |
Q版夸父追日插圖, Hom (ㄏㄨㄥˋ) |
假設夸父追日是繞地球的圓周跑一圈,他可得跑時速1667公里才追得上。因為地球圓週約40000公里,一天有24小時,所以40000÷24≒1667,這表示時速約1667公里,若用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來思考,1666÷60÷60≒0.4630,也就是每秒鐘得跑463公尺。
因為夸父得跑40000公里,先假設這等同於人類的長跑運動--馬拉松。馬拉松的世界紀錄目前最佳成績約2小時跑,由於奔跑距離約42公里,換算下來,最快的馬拉松跑者相當於時速21公里(秒速5.6公尺,21÷60÷60≒0.0056),離時速1667公里可遠了。
用馬拉松來看太慢了,因為它叫慢跑嘛,,那,用跑百米的速度來看呢?人類100公尺競賽的世界紀錄約10秒,換句話說,人類1秒最快約跑10公尺,若能用這樣的速度跑1小時,則時速可達36公里(10×60×60=36000),但,離夸父需要達到的目標還是很遠。
對了,似乎忘記了夸父是巨人。如果人的身高變高,腳就會變長,跨步距離會變遠,應該奔跑速度就會變快吧?以人類男性身高平均約1.7公尺(我沒有理由認為「夸父」會是個女性‥‥‥)跑百米時速36公里來看,若等比例長高,夸父的身高得近80公尺才行(1.7:36=H:1667,H≒78.7≒80)。
80公尺高看似沒什麼,比起台灣著名的地標--台北101(509公尺高),可矮多了。但是,別忘了,台北101是不需要移動的建築物,它打了380支「基樁」到約24公尺深的地底岩盤,利用穩固的地基使自己屹立不搖,可是人呢?高80公尺的人會面臨什麼問題呢?
80公尺高約為普通人的47倍高(80÷1.7≒47),若此巨人不是紙片人,寬和厚度也一起增加47倍,那麼,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,夸父的體重應該是一般人的十萬倍(47×47×47=103823)。如果說夸父是一個「身體質量指數(BMI)」正常的巨人,設定他的BMI=22,那麼他的體重將約660萬公斤,也就是6600公噸(1.7×1.7×22=63.58,63.58×103823=6601066.34),相當於1320頭成年的亞洲象(6601066.34÷5000≒1320)。
這麼可怕的重量,恐怕早把夸父的腿骨壓斷,連走都走不動,還妄想攀山越嶺、涉洋渡海,追上太陽?
不過,「進擊的巨人」似乎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?作者諫山創設定巨人「體重異常輕」。
可是,這「異常輕」是指多輕?有沒有可能像「一般人的體重」那樣輕?答案是不可能,因為「密度」不合理。
以漫畫中最高大的60公尺高巨人來說,「本尊」沒變成巨人時身高1.92公尺體重80公斤,變成巨人時等於身高變成30倍,密度變成原本的1/27000。原本人類的密度約1000(公斤/立方公尺),巨人化後密度會變成0.037(公斤/立方公尺)會變成這可比一般空氣密度(1.30公斤/立方公尺)還要低,比氫氣(0.09公斤/立方公尺)還要輕。如果夸父也是如此,那就變成了超巨大的氣球,一下子就飄到高空無法留在地面,唔,這樣算不算剛好「飛向太陽」?
以漫畫中最高大的60公尺高巨人來說,「本尊」沒變成巨人時身高1.92公尺體重80公斤,變成巨人時等於身高變成30倍,密度變成原本的1/27000。原本人類的密度約1000(公斤/立方公尺),巨人化後密度會變成0.037(公斤/立方公尺)會變成這可比一般空氣密度(1.30公斤/立方公尺)還要低,比氫氣(0.09公斤/立方公尺)還要輕。如果夸父也是如此,那就變成了超巨大的氣球,一下子就飄到高空無法留在地面,唔,這樣算不算剛好「飛向太陽」?
那麼,換個角度想,如果夸父不用「繞地球一週」的方式來追太陽呢?
![]() |
地軸傾斜23.5度。 |
![]() |
地球公轉繞日時,依舊維持著傾斜23.5度的方式在繞。 |
![]() |
夏季時,因地軸傾斜使北半球朝向太陽,北極圈內會呈現「永晝」現象。 |
這到是有可能,因為地球是傾斜23.5度繞著太陽轉的,所以每年的夏季,地球北極圈範圍內無論怎麼繞太陽,一樣都是白天,也就是所謂的「永晝」。換而言之,夸父只要在夏天時進入北極圈內的陸地,緯度越高,越不需要奔跑,如果是在北極點,就算189天一動也不動,依然可以每天「追上太陽」啦。
至於這算不算作弊呢?呃,夸父追日、進擊的巨人……反正有寓意的好看故事咩!其他的就不用管了……
(謎之聲:那你寫這篇文章是做啥用的?)
(小希:啊就……當成「科學空想奇談」番外篇嘛!)
資料來源:
大紀元文化網,山海經,夸父追日(文言文版)。
大紀元文化網,山海經(十七),夸父追日,《山海經-現代版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--章行著
互動百科,夸父追日
HOM的遊樂園,20101026,Flash動畫.插圖精選,夸父追日--中國神話Q版插圖系列
維基百科,馬拉松
維基百科,100米賽跑
互動百科,牙買加飛人烏塞恩•博爾特(中),美國研究稱:人類奔跑最快可達到時速64公里
維基百科,人類身高
人物101,基礎工程陳斗生博士
維基百科,亞洲象
胡樂之譯(1970.01),大小動物趣談,科學月刊0001期。
進擊的巨人,諫山創,講談社《別冊少年Magazine》,20話24頁
進擊的巨人中文網,神羽夢見,20130524,巨人死後體重未必會減輕重量
批踢踢實業坊,outsmart33 (戲言見習生),20130529,Re: [漫雷] 六十米巨人疑點
3D理化遊樂場,噴水池--水(文內談人類的密度)
福島生活科技,高壓氧學的基礎(氣體的密度)
批踢踢實業坊,holycity (迪兒~),20130606,Re: [漫雷] 六十米巨人疑點
小畢的天空,20111118,台灣為何四季分明
大洋洲與兩極地方,兩極地方自然環境
人民網,20020725,極晝和極夜
Christen的藍星之旅日記,2011/08/22 ,一根棍子算出地球圓周長
中國科普博覽:數學博物館,第一個算出地球周長的人
Meme--教學與反省,Yukie Chen ,利用一根棍子 & Google Earth 測量地球周長
寫得好專業喔!還能這樣聯想,真有妳的^^
回覆刪除呵,謝謝,。某天的突發奇想,覺得有趣便寫下來,談不上專業,但至少我認真地查資料了^^
刪除